对称构图、对角线构图、三角形构图
对称构图
对称,是一个对强迫症很友好的词。这个词所传达出的概念,便是左右/上下两方是均等的,或者互补的。从视觉对心理的影响来看,对称给人的视觉感受便是均衡,让我们感到平静、稳定,有一种庄严美。
泰姬陵
构图本身是一种技法,而技法的来源,便是我们作为主观的人,对身边万物的观察。自然界中的对称随处可见。小到昆虫的翅膀、花纹,大到一望无际的湖面,镜面对称。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就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
杭州西湖
由我们观察自然对称衍生出的,必然是人造物的对称。建筑除了具有为人提供住宿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可以衍生出额外的美。在特别的社会时期,可能会需要牺牲建筑的美学价值,而强调实用与空间最大化。
赫鲁晓夫楼。牺牲了美学特征而强调住宅利用率。
中国传统古建筑中,也有大量的对称美。以北京中轴线为例,建筑群在设计上多采取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平面形式,采用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显示出均衡、对称、协调、典雅、庄重的美感,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严谨,有秩序,追求中庸和平衡。
文化遗产 北京中轴线
德国艺术史学家和理论家爱德华·弗赖(Eduard F. Fry)在讨论对称与不对称的哲学意义时指出:“对称意味着静止和约束,不对称意味着运动和松弛;前者有秩序和规律,后者却任意和偶然;前者拘于形式上的刻板和约束,而后者有生气、有变化、有自由。“
对称构图不仅在自然、建筑方面大有可为,在描述人像、塑造人物关系(即:凸显作品主旨)中也有妙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词都是成对出现的。姐妹,兄弟,黑白,高低,等等。因为有差异,才会有对比。当您在双人像照片中使用对称构图时,观者会不自觉联想——这两个人物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同一个人吗?他们在共同面对着什么?这便是所谓的“激发读者兴趣”。
作者:Hosiya Rei
对角线构图
如果对称构图给人的感觉是平静、严肃和刻板,那么对角线则对应的是一种激烈、速度和对比感。倾斜的线条可以代表运动感,隐喻着力量、紧张。常常用于快速追逐创作题材中。
作者:远雾lynn
当一条对角线串联起多个画面主体时,会使得他们之间形成天然的对比关系。想强调空间的远近?想强调紧张的追逐?想暗喻人物的关系?这些都是可能的思考方向。
《饥饿的苏丹》 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
请您注意,对角线构图本身就已经具有对比、不稳定的特征。如果您的画面主体本应是水平/垂直的(如河岸、路面、钟楼等),在学习初期不建议使用对角线构图。否则会加重观者的不平衡感,给作品掉价。当您认为自己有能力驾驭突破规则进行创作时再尝试。
作者:水愿Daffodil
由于对角线构图强调“对角线”,那么,我们可以从“线上”和“线两侧”来考虑问题。上述两张照片都是以主体被对角线串联为线索进行创作的。上述几张照片都是以主体被对角线串联为线索进行创作的。我们同样也可以从对角线把画面分割的角度来进行创作。
对角线既然作为线,那么就与引导线构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或者说——对角线构图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引导线构图。当您希望拍摄贯穿画面的长条形景物,如路面、桥、栏杆等,可以利用对角线构图让元素组织起来,使画面有秩序。
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给人的感觉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你可以从它的稳定性出发。将主体人物的姿势摆成三角形,能够给观者带来平衡的视觉体验。
另外,也可以从三角形的角很尖锐进行切入,利用这一特点凸显主体的力量感、突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