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OCAP 动捕追踪器磁场校准教程
REBOCAP V43 更新说明(别忘了更新固件)
一、 必看的地方
通用更新:
- 底层引擎更改为 c++,对 CPU 不再有任何依赖
- 简单点说,就是以前感觉卡,掉帧的,或者延迟感比较大的,切换这个版本肯定不会有问题了
- 修改动作校准时腿的间距,apose 和 tpose 默认腿的间距【之前可能需要与肩膀等宽,现在变更为双腿垂直向下,也就是说间距更小了一点点】
- 增加动捕参数部分,用于矫正交叉腿和高低腿现象。现阶段可以自动调节,需要手动调节的请查看其它功能说明部分
- 如果看不懂,这个页面就不要动了。
- 增加陀螺仪零点校准功能
- 校准要点:必须静止放置,校准期间不能有震动,尽量远离主机【部分主机风扇震动较大!】
- 增加多个节点的一起做磁场校准能力,磁场校准更准确
- 放盒子里充电触点【3个黄色的点】必须向着充电盒盖子,也就是和充电的时候放置相反
- 校准的时候不要放桌子上,在空中校准!远离磁场干扰源!木头桌子的连接处用的铁螺丝也有磁场干扰!!!
- 总共6个面,每个面都充分均匀旋转
- 增加磁场打印功能【在默认页面下方的按钮中】,打印出绝对磁场大小,可以辅助诊断哪个跟踪器磁场异常。
- 比如打印的磁场大小,大部分都是44~46uT,有一个是38uT,那么这个38uT的就需要校准了。
VR用户:
- 增加自动回正功能,全身静止保持两秒就能自动回正
- 增加vrc适配
- 勾选适配以后,要重新做下vr校准
- 增加 动作校准+vr校准 功能,可以在vr内直接点击一次,同时完成动作校准和vr校准流程,缩短校准时间
- 优化算法,整体动捕更稳定了
非跳舞用户可以在vrc下把 IK debug选项勾选出来,可以看到追踪球离vrc设定的目标位置的远近,圈越小越好,这样子效果可能更好。跳舞用户的话,更接近真实的人体骨架更好。
PC用户:
- 大幅优化算法,整体更稳定,在坐下以后双腿离地的摆腿的情况下,极大幅度降低漂移
- 动作录制导出速度加快
- 支持bvh和dae格式了
二、其它功能说明,看不懂不要动
主要是增加动捕参数选项卡部分,这部分的调节,在vr中很难体现出来,手动调节建议是在reborn pc模式【不佩戴头显调节】
- 侧偏补偿:【动作校准的时候默认会自动计算】
- 交叉腿需要调节这个,一般是坐下以后调节大腿,默认自动计算,但是自动计算一般补偿不大。
- 高低补偿:【动作校准的时候默认会自动计算】
- 这个是补偿高低腿的,补偿左右腿不一致的问题
- 旋转补偿【看不懂不要动】:
- 一般人坐下一下,如果佩戴在正面,跟踪器会因为肌肉形变导致没跟着骨头保持一致的旋转,例如,通常情况下,伸直膝盖会导致大腿上部肌肉隆起,跟踪器会旋转的更多一些。比如你大腿和地面水平,但是反应到动捕会是大腿倾斜向下【膝盖会比大腿根部更高】,这个主要是补偿这部分形变。高低腿也是因为两只腿形变不一致导致的。旋转补偿作用的是双腿而不是一只腿。
- 线性区间解释【看不懂就不要动这个了】:这个指的是大腿相对地面的角度,根据角度大小来进行补偿,比如站立的情况下,是0度,坐下大腿就是90度,小腿依然是0度附近,躺下小腿的角度就是90度。如果线性区间是25度,那么大腿微微弯曲,其补偿值就达到了设定的补偿值。如果线性区间是90度,那么需要坐下才会完全达到补偿值,弯曲45度就是补偿一半。
- “应用补偿” 选框:
- 取消勾选的话不应用补偿
- “校准时自动计算”:
- 取消勾选的话,做动作校准的时候不再自动计算 侧偏补偿 和 旋转补偿。
- 肩部联动:以前的版本肩膀不会动,现在肩膀会根据大臂的旋转做一个补偿值
- VR自动回正:这个是静止时VR回正用的,可以调节检测阈值,只有跟踪器和目标跟踪器相差超过这个阈值才会在静止的时候触发自动回正
- 应用人体骨架约束【这个不建议勾选】,目前调节的不好。
- 胸腰斜歪约束
- 这个是处理目前绑带容易被动作带偏的情况,如果长时间检测到跟踪器侧向歪着,会强行补偿修正,也就是说,勾选以后,没办法歪着坐。
- 触发自动修正的时机是上半身垂直于地面,不要弯腰。【个人建议因为绑带导致跟踪器歪了,可以自行制作更好的绑带或者重新做校准】
- 头部斜歪约束,同上,作用于头部,不建议勾选
No Comments